汽车金融: 创新求变中 仍要拧紧合规“发条”

最新信息

汽车金融: 创新求变中 仍要拧紧合规“发条”
2023-05-15 08:05:00
汽车金融公司经营情况如何?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全国25家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规模达到9891.95亿元。其中,零售贷款余额为7852.58亿元,同比下降3.51%;库存批发贷款余额为1126.9亿元,同比增长8.73%;融资租赁余额61.5亿元,同比增长29.45%。
  供给过剩、需求转弱……面对目前处于逆境中的汽车市场,汽车金融公司也承受着不小的经营压力,尤其是零售业务端已明显饱和。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25家汽车金融公司零售贷款车辆655.44万辆,同比下降3.78%;零售贷款余额首次出现下滑,为7852.58亿元,同比下降3.51%。
  业内有观点认为,零售规模的下降预示着零售汽车金融业务已至拐点。不过,也有不同观点认为,进入存量时代的汽车市场,出现结构性调整不可避免,判断是否已到拐点还为时过早。
  但业内的共识是,汽车金融行业亟须应对新挑战、开辟新局面。
  在汽车金融行业高质量转型关键期,汽车金融公司背靠主机厂商,需主动作为、创新求变,通过总体战略转型重塑竞争优势,促进汽车消费、助力畅通汽车产业链。
  近两年,政府部门与监管部门也多次发布相关政策,持续释放汽车金融发展潜力,加快弥补渠道、融资等方面的短板。例如,今年3月,广东银保监局发文提出,鼓励汽车金融公司对汽车销售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在售后维护、修理、汽车零配件和附加品销售等领域,个性化定制汽车金融产品。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中发出明确信号,要求“推动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企业、消费金融企业等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为此,汽车金融公司应协同发力,多向布局。在零售端,持续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消费者更多购车需求,开发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增加客户黏性。在批发业务端,为中小微企业的经销商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主动减费让利,以融助产,提升供应链韧性。
  结合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汽车金融公司更多地将发力点放在了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上。
  一组数据可以反映出这一点:截至2022年末,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二手车贷款余额为451.88亿元,同比增长68.47%。新能源汽车贷款投放115.88万辆,累计发放贷款金额986.03亿元,同比增长90.68%。
  作为大宗消费品的汽车,是消费领域的顶梁柱之一。随着消费市场的复苏,汽车行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发展,令汽车市场有了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汽车金融带来了更多的增长机会。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探索新能源汽车直销、车电分离模式,服务充电桩、换电站建设,重点突破新能源汽车残值问题,在新兴的增量市场发掘增长动能。在二手车领域,加强二手车渠道管理、优化二手车金融业务流程及产品等。
  然而,这些都需要在夯实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从上海银保监局近期公布的2022年上海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来看,在通报的上海银行业消费投诉事项中,汽车金融公司有393件,占投诉总量的0.55%。
  在汽车消费贷款纠纷与投诉频发的当下,汽车金融公司要继续将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视为首要工作。
  还需看到,在监管引导下,汽车金融行业整体消保意识有所提升,各家汽车金融公司也积极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公司治理和企业文化建设范畴,强化投诉处理和信息披露,并开展了多样化的金融宣传活动。但一些违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今年某汽车金融公司就因开展零售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当地银保监局处罚。
  由此可见,汽车金融公司要把合规经营的“发条”拧紧,决不能有侥幸和松懈心理。
  银保监会在《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金融业务的通知》中强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求汽车金融公司完善服务价格及合同管理,强化信息披露;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严格管理操作风险;加强监督管理。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汽车金融: 创新求变中 仍要拧紧合规“发条”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