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卫星互联网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期

最新信息

专访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卫星互联网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期
2023-06-30 13:17: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近几年来,这一战略推动我国商业航天迈上了发展快车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之一。
  纵观当前我国商业航天的产业发展,已由基础制造、产品研发的初级阶段,进入到了以应用牵引、市场主导的新时期。与此同时,这一新兴产业领域还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尚需提升的短板与不足,掣肘着产业的进一步跃升。
  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教授,他认为目前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势头很好,但同时还需要克服成本高、造价投入大、资本配套不健全,以及市场应用不清晰等现实问题。
  行业发展快但企业规模小
  《21世纪》:自2014年开启至今,我国商业航天大概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与发展?
  金仲和:从国际上来看,商业航天的探索发展是比较早的,大概在2000年左右美国就发现航天成本居高不下,整体投入比较高,从那个时候开始探索如何降低成本,从而推动如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蓝色起源(Blue Origin)等企业的诞生。此外,还包括大学卫星计划等项目,目的都是为降低航天技术成本。
  也在那时,我国开始鼓励并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卫星导航地面系统建设等政策措施十分关键,这一政策的出台直接加速了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进度。
  当时有个重要背景是,国际上卫星互联网新建工程开始大规模规划。我国也开始意识到卫星互联网产业是值得关注的重点,经过论证后开始大力发展卫星互联网产业。实际上这为我国商业航天实现加速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得我国航天开始从传统科研领域转向构建开放的商业系统。
  《21世纪》:目前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整体发展怎么样?
  金仲和:商业火箭是最先崛起的,因为在商业航天中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非常重要。在美国,商业航天的发展首先体现在火箭领域,是由SpaceX、蓝色起源等企业先推动。我国同样如此,早期商业航天的大量投资皆是进入到商业运载火箭领域,比如零壹空间、蓝箭航天这几家企业都是相对比较早成立的民营火箭企业,后来才有星河动力、深蓝航天等,这些企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体行业逐渐兴起;随后在商业卫星领域,早期如长光卫星、长沙天仪,后有微纳星空、银河航天等企业逐渐成长起来。
  到目前为止,全国有商业航天相关企业大约超过300家。整体来看,虽然行业发展较快,但大多企业规模仍较小。在投融资方面,行业内只有几家公司的融资规模相对可观。
  商业应用尚未迎突破拐点
  《21世纪》:如何看待未来国内商业航天的发展趋势呢?
  金仲和: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未来三年里可能会出现几种可能性:一是可能会在商业航天领域出现上市公司,这是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二是我国整个商业航天公司研制或发射的卫星数量,将可能迎来历史性爆发。三是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期。因为从2015年开始论证,至2019年左右进入到工程研究与建设阶段,再到2021年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目前来看整个卫星互联网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是相对较慢的,创新商业应用还不太清晰,这也就意味着近几年这一产业领域将面临加速发展的需求。
  发展较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相关资本市场并不成熟,尤其是全生命周期的配套投资体系相对不健全。二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体运行机制还不够成熟,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资规模整体偏小,缺乏长远投资的策略。
  其核心原因是商业航天本身的经济产出比较慢,短期见效收益比较难,企业可能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但从全球经验来看,这也是普遍存在的现状。
  《21世纪》:当前,商业航天的市场应用现状是怎样的?
  金仲和:目前为止,卫星的应用中如遥感、通信、卫星互联网、导航等都是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同时,整个商业航天的创新应用市场还没有迎来突破与爆发的拐点,且目前来看未来三年也不具备打破这一现状的条件。因为很多商业卫星企业发射的卫星商业应用还并不够清晰明确,更多地为“占位置”而发射。另一方面,这些商业卫星的成本太高,导致一些市场应用不敢去想也无法推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我国商业卫星的市场应用还有很远的距离要走。
  《21世纪》:未来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过程中,为提升商业应用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具体工作?
  金仲和: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商业航天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这个要有充足的信心。其次,企业需要真正地将商业策划拿出来,现在大部分企业在“占位置”的举动虽然很重要,但是缺乏真正的商业落地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并不是在于一家被投企业能够赚钱盈利,而是需要聚焦探索这个行业通过践行怎样的商业运行模式,从而让企业、资本与用户都能够获利。
  其根本的原因还是目前商业卫星的投入太大,导致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当务之急是要将商业卫星的建造成本降下来,使卫星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此外,资本也需集中力量去培育一些有市场应用前景的优质企业,在投资之前就应反复论证其技术应用的市场前景。
  地方政府需保持长期专注
  《21世纪》:你怎样看待近年来浙江在商业航天领域的产业布局与基础?
  金仲和: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十分发达的省份,民营经济的基因能够与商业航天实现很好的结合,我认为浙江在这个方面是有优势的。一是在降低商业卫星的制造成本方面,浙江具备这方面的实际能力。比如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就是一直在从事用普通工业级元器件制造卫星的研究工作,通过多年的实验验证了利用工业级元器件制造的卫星稳定性与可生产性,这也是卫星制造成本能够降到原来1/4或更低水平的原因。二是浙江的资本比较发达,这是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要素之一。三是浙江的产业基础较好,未来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需要与普通工业制造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投入成本,促进后端商业应用的发展。
  《21世纪》:在扶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各地方政府要做好怎样的角色?
  金仲和:一个行业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指望它升级是比较难的,虽然我们目前慢了一点,但需坚定信心加速追赶,因为我们具备较好的工业基础优势。从目前产业引导政策的角度来说,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普惠性鼓励政策是企业所需的,但也应该注意到,商业航天企业的崛起还需要政府的重点扶持。目前国内商业航天的整体投资规模并不算小,但企业得到的融资却偏散、偏小,这很难能够真正形成市场竞争力。地方政府要能够长期专注推动产业发展,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航天发展模式,将政府、资本与企业高效结合,从而真正推动行业实现较快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专访浙江大学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卫星互联网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期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