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被“挖断” 如何亡羊补牢?

最新信息

明长城被“挖断” 如何亡羊补牢?
2023-09-06 20:47:00
日前,山西“省保”文物、著名的明代三十二长城遭到不可逆的严重破坏,被挖掘机挖开了一个缺口。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也是一项极具标志性和识别度的世界文化遗产。然而,受长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影响,长城保护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围绕长城保护的事件屡见报道。2016年,辽宁“最美野长城”修缮工程引起“存在不当”的广泛质疑。2021年,紫荆关古长城及周边环境被破坏。2022年,山西省岢岚县王家岔村附近的宋长城近百米古迹被破坏。此外,据媒体报道,一些长城沿途居民盗挖墙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他们甚至以每块二三十元的低廉价格,售卖给游客当纪念品。
  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提供了更全面、客观的佐证。201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长城资源调查成果显示,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其中6259.6公里的人工墙体中,保存较好的不足10%,保存一般的约为20%,保存较差的约40%,消失的为30%。历史较短、保存较好的明长城尚且如此,其他朝代修筑的长城,其保护状况可想而知。
  长城的保护现状,其实折射了整个文物保护领域都普遍面临的“甜蜜的烦恼”——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资源浩如烟海,这固然是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丰富的文物资源又常常面临财政投入、人才队伍、专业力量和社会关注度的相对不足,很难全部获得完善的保护。特别是一些地理位置偏僻、知名度不高、市场开发价值较低的文物资源,可能长期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面对长城被“挖断”的悲剧性事件,怎样才能亡羊补牢,使长城以及更广泛的文物资源得到更好保护呢?在这方面,有关部门、不同地区的具体实践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对其进行总结提炼、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文物保护的水平和效果,减少发生类似事件的风险。
  首先,完善法律规范、健全技术标准是文物保护实现法治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重要基础。以长城保护为例,长城资源大省河北实施的《河北省长城保护办法》,对长城保护的责任主体、具体的保护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八达岭长城景区破坏文物行为惩戒办法》的实施,使处罚在长城墙体上刻字、涂鸦等行为“有法可依”。通过分析文物保护工程实际需求,研究、制定和修订相关标准和规范,则可以为长城维修保护工作提供标准依据,为维修保护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其次,采用新技术手段,可以使文物保护工作如虎添翼。目前在长城保护工作中,一些地区已经采用数字化手段,应用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来监测长城本体及周边环境,改变了传统依靠人工巡视的监测方式。这样既可以缓解人员不足的问题,也使监测工作更加全面、精准。试想,如果在三十二长城段也采用了类似新技术,应该有助于更及时地监测、预警破坏行为,更有效地避免这起不可逆的严重破坏事件。
  再次,调动多方积极性,发动多方参与,有助于形成文物保护的合力。在美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国家公园制度中,其经费既有联邦政府拨款,也有通过税费减免鼓励社会各界的投资和捐赠。在我国,目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主要来自政府,但一些地区也已经开始了多元化的探索。文物大省山西在2017年就公布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通过出资修缮、认领认养等方式,参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
  此外,普及文物知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也是扩大文物保护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此次三十二长城遭受的严重破坏事件中,媒体报道的一个细节耐人寻味——两位犯罪嫌疑人在三十二长城附近施工时,为了节省路程,用挖掘机将古长城原有豁口开挖成一个大缺口,以便于挖掘机从该缺口处通行。不难看出,他们的文物知识、保护意识匮乏到何种程度。也由此可见,通过教学、参观、研究、传播等手段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文物知识和保护意识,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对于提高文物保护的效率和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明长城被“挖断” 如何亡羊补牢?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